我们先来看一则新闻:

媒体报导

2020 年 7 月 4 日,张文宏医生在接受劳动报采访的时候语出惊人,他说:装疫苗的玻璃瓶的产量比疫苗还困难![1]

这句话一出来,一下子就引发了热议,说实话,这也成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。因为这句话听上去真的有点儿反常识,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心目中,玻璃瓶实在是太普通、太常见的东西了,怎么可能比生产疫苗还难呢?我马上开始在网上做调研,你还别说,张文宏医生的这个说法还真不是他独创的,在他之前,其实已经有非常多的相关报道了。

比如,2020 年 7 月 2 日,国际金融报发表的新闻标题是《疫苗玻璃瓶全球告急!这家公司年内股价涨幅超120%》[2]。在这篇新闻报道中提到“我国疫苗药瓶生产的主要企业山东药玻股票大涨”,还提到,“不少参与新冠疫苗研制的生物医药公司都开始排队抢购疫苗瓶。据悉,强生公司(Johnson&Johnson)已经从美国康宁公司(Corning)订购了 2.5 亿个疫苗专用玻璃瓶;另一家医用玻璃制造商德国肖特(Schott)则已经接到了 10 亿个玻璃瓶的订单,这是其 2 年的产能”。

再往前追溯的话,其实早在 6 月份,国际上就已经不断传出疫苗玻璃瓶告急的新闻。
比如,被《时代杂志》评选为全球25个最佳金融网站之一的《商业内幕》在 6 月 22 日发了一篇报道[3],题目是:《美国政府计划拨款 3.47 亿美元解决全球新冠疫苗玻璃瓶短缺问题》。而且报道还说,疫苗玻璃瓶的警钟还是大名鼎鼎的微软创始人比尔·盖茨敲响的。

3 天后的 6 月 25 日,著名的彭博社也发了一篇新闻稿,说“由于担心玻璃瓶的短缺可能会阻碍新冠疫苗的快速部署,一系列玻璃瓶的大宗交易很快促成[4]”。彭博社援引了美国官方的数据,这些数据表明国际社会对疫苗玻璃瓶短缺的担忧是合理的。

在张文宏医生语出惊人之后,没隔几天,7 月 7 日,新京报发了一则短讯,标题似乎就是在为张文宏医生背书:“”疫苗玻璃瓶生产告急!上半年玻璃制造企业新增2万家[5]”。